|  馬遠、夏珪(約1190-1230) 台北故宮博物院、克利夫蘭派瑞氏 藏
| 「美」在所有藝術家的心中,都需要經過生活與歲月的歷練,才能在靈光乍現中,表達那瞬間展現的「美」。 | | | 美的盛宴 文 / 邵正宏•圖 / 夢幻山水,謝棟樑作。 前陣子去看了謝棟樑老師的「雕塑大觀」,讓我很震撼,尤其是他的山水意象系列,令觀者有許多新的體悟──原來過去只有在國畫中才看得到的山水意境,竟然也能用雕塑的手法創造出同樣的驚艷。 謝棟樑的雕塑作品素材,不僅有銅、不鏽鋼,甚至有鐵絲。有小型的藝術品,更有大型的公共藝術,其中還有所謂的「無常系列」,一件件看似不完整、不美觀的外型,卻有著深層的思考與啟發。 「不過,這些都很難賣,賺不到什麼錢!」謝棟樑笑笑的說。 的確,這是所有藝術家心中的兩難:到底要為藝術而創作,還是為賺錢而創作? 然而「美」這個字,卻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表達,更不是上千上萬的金錢可以輕易買到。 「美」在所有藝術家的心中,都需要經過生活與歲月的歷練,才能在靈光乍現中,表達那瞬間展現的「美」。 無奈的是,如今在我們的大環境中,不重視美,不強調美,總以為學藝術的孩子未來「賺不到錢」,所以年輕學子一窩蜂的攻讀電腦、補習美語,而美術、雕塑、寫作、閱讀,這些培養「美」的領域,則不急著碰。 對美的領受不夠,生活自然多了點雜亂,也難免會秩序錯亂,但「美」這件事,若能從小就在生活中養成習慣,則一切自然會往美的方向發展。例如:見到長輩問聲好,是件建立品格的美事(13頁);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在蹓狗時任狗兒四處拉狗屎,則是件維持生活環境的美事;而聽場音樂會、看場畫展、讀本文學書籍,則是提昇生活品質、賞心悅目的美事。 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幾的,需要從小培養。 小時候的記憶,小時候的經歷,都是藝術創作的泉源;小時候的成長與學習,都能提供美的養分(24頁)。 我們的生活需要「美」,我們的環境需要「美」,但這其實都應該從「生命的美」開始(58頁)。 (全文完_摘自2008年2月宇宙光雜誌_編者交流道) | | | | 歡迎收聽本期的〈宇宙光有聲雜誌〉! 只要進入宇宙光雜誌,點選 …… 註:宇宙光雜誌自2000年開始進入有聲時代,除了出版原有的平面雜誌,另外加贈一片CD,名為〈宇宙光有聲雜誌〉,﹝目前為非賣品,隨宇宙光雜誌附贈﹞。 | | 2008年2月份宇宙光雜誌摘要…… | | | 閱讀,快樂的異想世界 2008年台北國際書展 世貿中心一館 宇宙光攤位╱編號B123 (靠近 5、6 號出口) 現場訂閱宇宙光雜誌,訂閱2年,贈送1年 宇宙光全書系7折優待 買5本送1本,買多送多! 代理書籍全面79折起 折扣後消費滿500元起 好禮相贈 折扣後消費滿2000元 免費代寄服務 see you there…… | 》》Top | | │免費〈刊物〉及〈電子報〉線上索取│更改資料│取消訂閱│ 寄給朋友 | | 本電子報歡迎完整轉寄,但未經授權請勿轉貼節錄於其他用途。 |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http://www.CosmicCare.org/Book | |
--
由 和平教會 於 2/13/2008 08:00: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教界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