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3有新意見。

卯同學 已針對您的文章「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3」留下新意見:

草戊尚土 牧師和各位俱樂部的兄姐,平安:

我的感覺是這樣的模式有點像將每個人不同的意見先與使徒及長老們辯論,然後再將結果拉回神的面前,從人的看法拉回到神的看法,我想這應該是很難做到吧,一般而言,當每個人都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時,要能再拉回到聖靈上的感動並不容易,畢竟人是很容易被自己的想法困住,真的要像雅各能定斷最後屬靈的結論,我覺得那樣的人應該需要有很大的恩膏。

卯同學 敬上



由 卯同學 於 2009年10月13日 下午 11:44 張貼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4有新意見。

Yi-ting 已針對您的文章「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4」留下新意見:

Namman saw highly of himself so that he couldn't believe that he should be healed in such a plain and ordinary way--washing himself seven times in the Jordan. Following God's order seemed to minimize his masculinity (2ki 5: 8-14).

Namman wanted to heal his leprosy just as we hope that our sin can be taken away. What it requires is simply humbling oneself and obeying the Lord. The captivated young girl showed to us what mere confidence was (2Ki 5:3-4).

After Namman was healed, he wished the Lord to forgive himself. Being reflective, he called himself a servant (2Ki 5: 18). This act was a sharp contrast with that of the Israelites who made burnt offerings and sacrificed to any other god but the Lord.



由 Yi-ting 於 2009年10月13日 下午 11:43 張貼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3有新意見。

Yi-ting 已針對您的文章「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3」留下新意見:

The way the councils in Antioch and Jerusalem dealt with dispute was sensible and peaceful.

a. They sent representatives.
b. They met apostles and elders and set a date for further discussion.
c. Paul and Barnabas made reports.
d. James summarized and reached an agreement.
e. Everyone abided by the agreement.
f. The representatives brought a letter to Antioch and reported the agreement.

The councils had to take every issue seriously and listen to different voices. There must be a leader who was spiritually mature to lead an unbiased discussion. Most of all, once an agreement was concluded, everybody should follow it.



由 Yi-ting 於 2009年10月13日 下午 2:28 張貼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07有新意見。

yuze 已針對您的文章「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07」留下新意見:

嘿!嘿!我也不懂耶!!



由 yuze 於 2009年10月13日 下午 12:18 張貼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3有新意見。

yuze 已針對您的文章「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3」留下新意見:

從上帝的作為來看---神引領彼得傳福音給外邦人,讓彼得親眼看見聖靈降在他們身上,當時,他們也是未受割禮人。
從聖經的教導來看---神在以前即藉著先知,說明了這樣的事情將會發生,這是神的心意。
其實每個時代的基督徒、教會,都面臨這樣的情境,在其中的人都大感很難決定,但真正交託給神的人,終必在聖靈的引領下,作成合神心意的決定。



由 yuze 於 2009年10月13日 上午 11:12 張貼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3有新意見。

JBC 已針對您的文章「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3」留下新意見:

大家平安

初代教會的模式,應該是不錯的,「大會」致外邦信徒的信中,提到:「 因為聖靈和我們定意不將別的重擔放在你們身上...」。如牧師所講過的「神意」與「人意」間的密合,是我們要懇求神教導我們的。

主耶穌應許我們「真理的聖靈要帶領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相信神會教導我們分辨各種「理論」。所幸神學上的爭議多半都已被討論過,我們不用那麼傷腦筋。

但是教會中仍有層出不窮的意見相左,如何「充分表達意見,仍然打從心底彼此接納與相愛」真是一門學問,主耶穌要我們合一,並不是要我們成為「一言堂」,而是透過「存心謙卑、彼此相愛」的溝通,加上在主裡的彼此順服,以及服從主所設立的權柄,來成全祂的旨意。

求神幫助我,在真理上堅持所信,非真理的事,求神賜給我智慧來辨明祂的心意,may His will be done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阿們!



由 JBC 於 2009年10月13日 上午 8:19 張貼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2有新意見。

yuze 已針對您的文章「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2」留下新意見:

坦白說,我還是第一次在聖經中看到這個名字!!
而且如同JBC姐般查了一下,答案令我吃驚!!
所以,現在只是很想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
這段的描述,令我想起那裡亞童話裡亞斯藍獻身救人,在白女巫手下被凌辱,就好像這裡歸給阿撒瀉勒般,但兩者的結局又不同~~嗯~~該怎麼解讀呢?



由 yuze 於 2009年10月12日 下午 12:09 張貼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2有新意見。

JBC 已針對您的文章「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2」留下新意見:

大家平安

我查了一下「阿撒瀉勒」,個人比較能接受的解釋如下:

【按本章經文,阿撒瀉勒是音譯,希伯來文意思是挪開或消除,那羊是送到無人之地(22),象徵神的赦免乃是對人的罪一筆勾銷,永遠忘記(彌七19;賽四十三25)。】

二隻公山羊,二選一,拈鬮的結果,一生一死,被抽中那隻羊的死,意味著另一隻羊的生與自由。是否可視為「耶穌代我受死」的預表?



由 JBC 於 2009年10月12日 上午 8:06 張貼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晶晶目甦] 每日靈修分享 080402有新意見。

匿名 已針對您的文章「每日靈修分享 080402」留下新意見:

你好,能否跟你要 台語詩歌"八福"的詞與譜
非常感謝



由 匿名 於 2009年10月9日 下午 10:27 張貼在 晶晶目甦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 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2有新意見。

Yi-ting 已針對您的文章「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91012」留下新意見:

Aaron shall bring the goat whose lot falls to the Lord and sacrifice it for a sin offering. But the goat chosen by lot as the scapegoat shall be presented alive before the Lord to be used for making atonement by sending it into the desert as a scapegoat (Le 6:9-11).

With the first goat, God remitted Israelites' sin; the second one, He washed away their sin. "But those sacrifices are an annual reminder of sins,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for the blood of bulls and goats to take away sins" (Heb 10:3-4). Therefore, Christ came into the world and sacrificed once for all.

Though we have been complete with the grace, we are never perfect. So we need to strive for being holy.



由 Yi-ting 於 2009年10月12日 上午 12:09 張貼在 和平教會 草戊尚土靈修俱樂部